个体认同就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通俗的说,就是对“我是谁”的认识。
新闻事件
北京时间11月9日20点整,在2013赛季亚冠联赛决赛第二回合的比赛中,中国广州恒大队坐镇主场广州天河体育场迎战韩国首尔FC队。最终1-1战平,总比分3-3,但恒大依靠客场进球的优势夺得了亚冠联赛冠军。这是自从亚冠联赛改制以来,中国球队首次登顶亚洲之巅。中国上下一片沸腾。
心理解读
恒大夺冠,我们听到了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发出的声音。虽然出战的是广州恒大队,但对阵的却是韩国的球队,这时,我们认为恒大代表中国。虽然恒大的球员中有外援,但大部分是中国人,这仍然是一个中国球队。在这样一场比赛面前,我们摒弃了网上经常争论的南北差异,摒弃了民族差异,胜利的一刻,我们都为中国骄傲。此刻,对中国的认同把大家聚集在一起。
对国家的认同让每个人摒弃了个体区别和小群体差异,把自己置身于更大的环境中,消融在国家的大背景下。但个体只有在有了明晰的自我角色和自我认同之后,才能更好地形成国家认同。个体认同和国家认同密不可分。
个体认同:我是谁?
个体认同就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通俗的说,就是对“我是谁”的认识。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是性格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价值观方面的,把这些方面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框架,就是“个体认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又把“个体认同”称为“自我同一性”,认为青少年在12-18岁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很好地形成“自我同一性”,就会面临角色混乱等问题。在个体形成“自我同一性”时,还可能面临两个极端问题,一个是“自我同一性”过剩,可以理解为太自我,将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强加于他人;另一个极端是“自我同一性缺乏”,不清楚自己身份和在社会中的角色,拒绝主流社会。
国家认同:我属于谁?
认同其实是个体与社会互动的一个过程。个体不能脱离群体和社会存在,个体认同的内容也脱离不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个体来说,一种较高层次的群体认同就是国家认同,即对自己属于那个国家的认同。这次恒大夺冠,国人为中国足球喝彩,就是一种国家认同。
一般认为,国家认同具有层次性,包含三个方面:认知、情感与行为。以这次恒大夺冠为例,此次中国人表现出的国家认同,在认知层面包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知道中国人说汉语,过春节和中秋节等;情感层面则表现为对中国的偏爱,在恒大夺冠后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等;行为层面,则表现在到现场为恒大加油,夺冠后奔走呼号、发微博庆祝等。三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表现出来就是举国欢腾。
恒大夺冠当晚,著名歌星汪峰在演唱会向章子怡表白。个人私事的影响力,显然没有事关国家荣誉的比赛受人关注。国家的观念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有时我们只是没有表现出来,但我们爱国,为中国足球的进步感到骄傲,也用实际行动推动国家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