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公交车上,一小女孩给老太太让座,结果车辆急刹车,老人不慎摔倒,要求小女孩赔偿医疗费用,她说:“你不给我让座,我就不可能摔倒!现在我摔坏了,你得负责。”后来,女孩母亲只得赔了200元钱了事。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在信息主要以口耳相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古代社会,人们就有了这样的感慨,而在传媒与网络发达的当代社会,一件坏事的传播速度更是惊人,几乎在瞬间就可以通过网络传遍世界,无形中放大了坏事的严重程度,再加上一些总是戴着灰色眼镜看世界的人的过度解读,于是乎一件孤立发生的事情,也可能被强行赋予了普遍意义,对世道人心影响甚大。
比如说“让座赔钱”这件事吧。该起事件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某些网友“人心不古”的感叹。“好心没好报”“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以给人让座还要赔钱,世界果然疯狂了”,诸如此类或新或旧的观点一时充塞网络,似乎这起事件太过严重,将要“国将不国”了。实际上,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谁都知道我国有十几亿人口,如果把这件事放在这个大背景观察,试问一下,这种事在几个省发生过?类似事件一共有多少起?恐怕是个位数吧。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有个把老年人跌倒讹钱,分子是个位数,分母是十几亿,十几亿分之几的概率到底是多大?估计和中彩票头奖在一个水平上吧!如此小概率的事件将之上升到关乎“世道人心”的高度上大唱悲歌,是不是过于牵强了?
实际上,部分网友对“坏事”的解读往往和神经过敏式的心理障碍有得一拼。神经过敏的人对什么事都反应过度,别人随便说几句,他也以为是说他,以为别人是对他有意见了。部分网友其实也是这样,他们似乎信奉“世上还是坏人多”,什么事也往坏处想。
一个人在网上开了句玩笑,他可以解读为爱不爱国;一个人骂大街,他可以上升到国民素质的高度上。说句难听话,以这样的心态为人处世,人生必定是灰暗的;以这样的心态看世界,世界必定是黑暗的。
“水至清则无鱼”,世界的样子当然不会黑白分明,我们既不能自作多情地以为社会无限美好,更不能把人心想的太过黑暗,还是那句老话——“世上还是好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