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大约80%的人都有可观察到的征兆。倾向于自杀的人在认知方面都存在哪些特征?自杀者自杀前会有哪些异常行为表现?
最常见的6种自杀征兆
当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他(她)自杀的危险性就高: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
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6、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据专业人士介绍,倾向于自杀的人,在认知方面都存在一些特征,比如:
自杀者一般认识范围比较狭窄,倾向于采取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以黑白、对错、好坏的简单二分方式来分析遇到的问题,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己和周围环境作出客观的评价;
在分析问题时,自杀者倾向于固执和被动,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命运、运气和客观环境,相信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和不可避免的;面对困难时,要么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要么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正确的估计,或者根本就不作任何的估计,其结果是经常选择了不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自杀者倾向于缺乏耐心,不现实地期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获得成功,如果某一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取得直接的、即时的成功,很快就会将其抛弃,结果他们在解决问题方面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把自杀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倾向于从阴暗面看问题,对人、对己对社会均是如此。表现为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周围人群抱有深刻的敌意,从思想上,感情上把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觉得自己没有前途,看不到个人和社会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改变。这种悲观的心理可导致抑郁情绪,进而产生自杀念头;缺乏决断力,即犹豫不决,没有主见,同时行为又具有冲动性。
倾向于自杀的人,在情感方面也有一些特征:自杀者通常有许多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成为其情感的主要特征;他们对自己的这些负性情绪感到厌恶,很难接受;自杀者通常情绪不稳定,不成熟,表现出神经质倾向;冲动性地试图排除各种负性情感,如采取各种方法伤害自己,如酗酒、过量服药、捶胸顿足、用头撞墙、扯头发、暴饮暴食,甚至用锐器伤害手部、胸部和大腿等处的皮肤。
倾向于自杀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特征是:社会交往少,与周围直接的人际关系(家人、邻里、同事、朋友)常发生冲突,经常丧失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同时害怕被别人拒绝;自杀者难以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社会环境使他们感到不适,导致社交性焦虑和逃避社交的行为。
自杀前的行为表现会有以下迹象:
言语上的征兆
直接向人说“我想死”,“我不想活了”或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等表达厌世的话。或和别人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以及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等。有的人会流露出无助或无望的心情或突然与亲朋告别。
行为上的征兆:
一些想要自杀的人会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出现很危险的行为,也可能会有抑郁的表现。还有一些人会有条理地安排后事并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人。部分人会频繁的出现交通事故,饮酒或吸毒的量也会增加。
大约三分之二的自杀者都有可观察到自杀前的行为异常表现,如果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征兆,那么,可能会挽救我们亲人或朋友的生命。专家告诫,对于有上述表现的熟人要引起重视,必要及时寻找心理医生进行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