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心理研究结果:童年心里受到伤害会导致成年后变胖?是真的吗?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者对之前一个共112000人参与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这一结论,并将该结论发表在《肥胖研究》上。
作为卡罗林斯卡学院胡丁医学院的研究者,埃里克·海明森,同时也属于斯德哥尔摩胡丁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肥胖研究中心,他说:“研究清楚表明,痛苦的人生经历会在生命中留在痕迹,在之后的生活中以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这一过程的身体机制包括压力,消极情绪及思想,不健康心理,恶化炎症,以及免疫功能降低和新陈代谢减缓。”
根据对有112000名参与者参与的23个研究的综合分析,他和他的同事们计算出,童年遭受虐待者肥胖的风险会比童年无受虐经历者高出34%。而在根据不同虐待形式进行分类后,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生理虐待会增加28%的肥胖风险,心理虐待会增加36%的肥胖风险,而性虐待会增加31%,整体虐待会增加45%。轻度虐待造成的肥胖风险为13%,与其相比,重度虐待会给受虐者造成的肥胖风险会高出50%。
埃里克·海明森说:“这些结果显示,虐待与之后生活中的肥胖是有因果关系的。但是,不是所有遭受过虐待的人都会形成肥胖,也不是所有肥胖者都遭受过虐待,所以,很明显,还有其他导致肥胖的原因。同时,要知道,虐待儿童比我们想的要普遍,需要被曝光,这一点很重要。5%-10%的成年人称,在童年时期,他们曾遭受过某种形式的虐待。”
在另一个最近发表的论文中,埃里克·海明森建立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来说明压抑的童年经历是如何通过心理和情感因素增加肥胖风险的。这些因素对正常食欲,新陈代谢,饮食行为,睡眠,炎症发生和认知能力,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转而会导致肥胖。埃里克·海明森希望,既然这些研究证明了除了过度饮食和缺乏运动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招致肥胖,那么这些研究能够用来帮助推翻那些现存的对于肥胖者的偏见。
他解释说:“我们目前对于肥胖的病因和治疗的认知面实在是太窄了,因为我们几乎一直仅仅关注节食和运动。这些新研究表明,我们需要对肥胖的治疗和预防采取更具整体性的方法,对个人的童年,还有心理和情感方面给与更多关注。比如说,关注自尊心,自我形象,思维方式,情感压力和不健康心理,因此,可能会产生对心理疗法或是认知疗法的需求,来获得对肥胖的持续性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