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主页 > 心理动态 > 心理新闻 > 文章内容

案例:孩子嫌"挣"得少,不愿做家务

http://www.psy8.cn2015-12-11 17:12未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老师:您好!

我的孩子小涛,今年7岁,上小学2年级,孩子行为习惯不是很好,不爱劳动,我们本想通过家务劳动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鼓励孩子的劳动积极性,按照不同家务分别给予孩子不等的奖励。孩子一开始干得还挺起劲,我们也挺满意的,但是后来孩子就嫌钱少,不干了,还在抱怨说:“擦个地,那么累才给1元钱,谁干呀?”我们平时也给孩子零花钱,做家务只是采用付费制的象征性的激励形式,其实孩子每天可以“挣”10多元钱,这样一个学期下来能“挣”三四百元,这对于一个2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请问专家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孩子爱劳动?

                                  小涛妈妈

 

专家分析:

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受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家务劳动。孩子们通过做家务获取了劳动所带来的快感,知道对家庭要有自己的义务与责任,这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很多。如果孩子缺少劳动机会,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将会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忽视家庭劳动教育,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以下几个问题:

1、自理能力差

越“勤劳”的家长,小孩就越差劲。家长对孩子包办代替,特别是家中老人,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做,孩子的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弱,甚至有的连基本的生活起居都不能自理,容易形成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

2、自私自利,情感淡漠

许多孩子过分依赖父母,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具体表现为自私、缺少爱心、不懂谦让、怕苦怕累、厌恶劳动、贪图享乐等不良倾向,同时不懂得关心父母和他人,缺乏家庭责任感。

3、不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没有经历过劳动体验,不懂得劳动的艰辛,也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甚至一些家长整天对孩子说:“你再不好好学习,就让你去扫马路!”或者说:“你看隔壁那个大哥哥,每天做工多辛苦,就是他小时候不好好念书!”,导致孩子鄙视劳动,看不起体力劳动者。

尽管如此,但是现在的中国家庭普遍忽视家庭劳动教育,当代儿童劳动观念日趋淡薄,劳动能力普遍较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与教育调查”调查结果。调查中,对学生关于家务劳动的问卷结果是:有82.1%的学生偶尔做;有14.3%的学生从来不做家务;有3.6%的学生经常做家务。孩子平均每天只有0.2小时的劳动时间。

孩子不爱做家务,家长应当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家长忽视了劳动教育

很多家长普遍认同:“不做家务最多变成懒虫,而分数上不去则不能成龙!”,孩子现在的学习负担比较重,做家务就是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所以只要孩子成绩好,其它的事情家长都可以不让孩子管,所以哪怕有的学校要求每天都有劳动记录,内容细化到时间、地点、劳动内容以及被服务对象的反馈意见,家长仍然可以帮孩子编造填写家务劳动表。孩子习惯成自然,最后不做家务成了理所当然。

2、家长打击孩子的劳动积极性

孩子初学做家务时,肯定做得不太好:才学穿衣,可能穿得慢一些;才学扫地,可能会不知道先从哪里开始扫起;才学洗碗,可能会把碗打碎;才学烧饭,可能会把饭烧焦;才学洗衣,可能洗得不太干净。我们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而表露出不满意或不放心,这样扼杀了孩子的“劳动萌芽”,容易挫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

3、家长错误的劳动教育方式

很多家长喜欢实行直观的金钱奖励,做家务就可以得到奖励,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心理学上存在一个过度理由效应,人们的一种行为本来有充分的内在理由,如兴趣支持,责任所在,但是,如果自己的行为得到了更具吸引力的刺激,比如说金钱,那么,人们就会用更具吸引力的外部刺激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理由,而本来具有的内部理由就会被减少或者放弃。家长将孩子对家务的兴趣转移到了金钱的兴趣上,孩子们一旦得不到金钱或者嫌报酬很少,对于做家务也就失去了兴趣。

专家支招:

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孩子今天的懒惰是由于昨天没有培养他的勤劳造成的。其实,这种现象可以避免,也可以改善,那么就需要父母该放手时,就放手!父母在家庭中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从而逐渐地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当然了,在这项工作中做父母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家长要树立“劳动与学习同等重要”的观念

其实劳动和学习不冲突的,孩子帮助父母安装或修理一些旧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所学到的技能都与阅读、数学、逻辑、信息和组织能力有关。在做这些工作时,父母往往把自己的一些生活技巧教给孩子,还可以与之在劳动中讲一下所运用到的物理学基本原理告诉孩子。学到的知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利用上,有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提升。家长应告诉孩子家务活和学习成绩是同等重要的,即使今天考试,也要孩子坚持做家务。

2、激发孩子爱劳动的内部动机

家长可以先请孩子帮忙打下手,在一起参加家务劳动的契机中,给孩子讲解家务劳动的价值。比如,让孩子看到妈妈做一顿饭,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哪些程序,这样的劳动会让全家人吃上可口的饭菜。当孩子看到了这种辛苦的过程,并意识到它的价值时,他会渐渐地树立起劳动的意识。安排孩子去扫地,要记得每天赞扬他,告诉他因为他的劳动,地每天都很干净。如果碰到朋友或是亲戚来了,告诉他们“我们家的地都是孩子扫的”,给孩子成就感。

3、列出家务内容

家长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内容,将孩子需要做到的东西,用笔写下来。这种形式会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起到一种契约的价值。比起父母的“唠叨”,孩子更容易接受这种方式。给孩子列出一个“家务清单”,让孩子自己安排完成的计划,而不是随时使唤孩子。同时,还会列出父母应做的事情,以便让孩子知道父母要做的远比孩子要做的多。对孩子所做的家务事,家长会表示真诚的感谢,这令孩子更积极地成为做家务的好帮手。

4、科学指导孩子劳动

让孩子做家务,应用温和的语气、商量的口吻,不能以家长权威压孩子,让他觉得做家务是一种负担,另外不要因为孩子“捣蛋”就呵斥打击他的积极性,真心赞美,细心呵护,耐心指导,会使孩子的劳动目的更加明确,更有成就感。让孩子做家务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但不要给予过多干预,因为孩子认为“这些活是我自己做的”,就会有满足感及幸福感。对于健忘或较懒的孩子,父母可采用“帮助促进法”,促使孩子劳动。如帮孩子洗一只鞋、一只袜,给孩子收拾柜子,整理书桌时,留下一半工作,也让孩子感到别扭而不得不动手干。

5、精神奖励为主

可以尝试采用如下的操作方法:主动收拾房间一次,记一分;主动洗自己的衣服一次,记一分;主动帮妈妈洗碗一次,记一分…… 当孩子积累到五分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出去玩一次,或者让孩子自己选择奖励的方式。这样,孩子的劳动兴趣会间接地培养起来。当然,奖励的方式要以精神奖励为主,不能采用直观的金钱奖励交易性质太强。告诉孩子,做家务和学习,和爱妈妈是同等重要的,这是人生一个必备的方面,必备的东西是不能谈价钱的。交易只能用生意上。像感情上、家庭关系方面绝对不能用交易。

6、家长给孩子正确的示范

孩子的行为习惯通常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而同性的父母对孩子的示范作用更大。因此,要想孩子勤快起来,父母在生活中要向孩子展示良好的习惯,让孩子体会到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个人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本期专家:郭骅
 
         ——网易教育频道专稿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栏目推荐
更多...热门文章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