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社会心理 > 儿童心理 > 文章内容

孩子是否应该参加葬礼?

http://www.psy8.cn2012-10-25 16:13纽约时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几十年前,孩子们通常不参加葬礼。这样做意在让孩子们避免接触失去亲人的痛苦。如今美国人的寿命越来越长,死亡这个问题,就更少被提及,因为很多祖父母退休之后还能活很久。

但是,最近一种相反的观点开始占上风——孩子应该和大人一样参与哀悼的过程,这反映出人们的共识变成了:正视孩子们的悲伤,允许他们在亲戚和同辈人的陪伴下哀悼,这样对他们更好。

这方面的其中一个体现是为孩子建立“悲伤中心”:现在有300多个这样的非盈利咨询中心,相比2002年的204个有所增加。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道奇悲伤儿童和家庭咨询中心”协助建立了这些“悲伤中心”,其执行总监唐娜·舒尔曼(Donna Schuurman)估计全美国至少还有150多个同辈互助项目,目的与此类似。为亲友,包括儿童,提供丧亲服务的临终关怀业的兴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还有为儿童创立的悲伤训练营。

“25年前,孩子们的悲伤是‘隐形的’,”辛辛那提的一家非盈利中心“弗恩赛德”(Fernside)的执行总监维琪·奥特(Vicky Ott)说,该中心去年为1300名儿童和成人提供了服务。她说,过去人们认为,孩子们的“复原能力强,他们能很快恢复过来,我们不需要跟他们谈论死亡。我想现在还这么认为的人不多了。”

戴维·霍斯特(David Horst)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霍斯特先生今年40岁,是宾夕法尼亚州黎巴嫩市的古董商。当他的妻子詹妮弗2010年因白血病即将离世之际,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鼓励他让孩子们做好母亲会去世的心理准备。妻子去世两个月前,他开始给他5岁和6岁的两个孩子念一些这样的书:《人生:向孩子们解释死亡的美好的办法》(Lifetimes: The Beautiful Way to Explain Death to Children)。他说,他从来不会忌讳当着孩子的面哭泣——实际上,他“一直”都是当着他们的面哭的。他把他们带到了宾州兰卡斯特市的“临终关怀和社区关爱中心” 的支持小组。

霍斯特说,如果不是因为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的鼓励,他绝不会帮孩子建立那样的心理准备。但是他后来明白回避这个话题是错误的。“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对孩子是有害的,”霍斯特说,他最近创建了一个基金以纪念他的妻子。“你必须得直视这个问题。”

下葬那天,他坐在妻子的坟墓旁,他的儿子坐在他的大腿上说:“你知道吧,爸爸,妈妈再也不用受折磨了,是不是?癌症走了。”霍斯特说就是在这时,他意识到儿子吸收了他一直在努力传递的态度。

“我放心了,”他说:“他们经历了她所经受的一切折磨,至少儿子是这样的,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这样很好。”

有些专家说,努力想保护孩子们免受亲人离世带来的痛苦,实际上会把事情弄得更糟。“临终关怀和社区关爱中心”的悲伤咨询师帕蒂·安娜沃尔特(Patti Anewalt)说,孩子们接收到“大人话语里或行动上传递出的‘不要去那里’的信息”,“结果,孩子们特别焦虑”。

在科罗拉多州柯林斯堡经营“丧失和生命过渡中心”(该中心培训了一代悲伤咨询师)的心理学家艾伦·沃尔费尔特(Alan Wolfelt)说,相比起来,一个世纪以前,疾病、死亡和悲伤都发生在家里,孩子们学会了把它们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让孩子参与其中,因为自己家里、邻居家或者街对面的人家,总会有人要离世。”

他补充说,但是美国后来形成了“避免哀悼”的文化,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四五十岁的人,父母都还健在。他在邮件中写道,长寿已经“导致人们倾向于过度保护孩子们,不去面对悲伤和失去亲人的事实”。他说,确实是这样,对有些家庭来说,死亡是个陌生的概念,有人甚至告诉他,“我们跟死亡没关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总对孩子说“不”,压制创造力
总对孩子说“不”
为什么许多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和自主意识,不能快乐、乐观地生活?其实,许多答案…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