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对孩子说“不”
为什么许多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和自主意识,不能快乐、乐观地生活?其实,许多答案…
● “你好,愤怒”手机在线互动活动:智能手机下载“妈妈圈微报”手机应用,参与#你好,愤怒#话题,分享你的情绪故事。
蔡敏莉:“做天使来帮他,还是做魔鬼来诅咒他?”
很多来工作坊的妈妈对我说,虽然学过很多育儿的理论,但在与孩子相处时,还是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甚至迁怒于孩子。在工作坊里,我会让妈妈们看到,因为孩子而生气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并不需要产生罪恶感,同时我会告诉父母们一些解除愤怒的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是,妈妈自己要懂得爱自己,做回自己,就不会对孩子有那么高的期待。设定符合孩子发展情况的期待水平,自然会减少过度反应的发生,而孩子获得的将是更多无条件的爱。
妈妈可以学着享受与孩子相处的乐趣,而不是一定要教会孩子什么。否则,你所谓的爱的关心,很多时候传递给孩子的就是他大概出了什么问题,而你善意的帮助和建议,可能会被孩子视为压力和批评。教养一旦变得过于沉重、严肃,父母的心也将不容易柔软,更容易产生怒气。
作为父母,你是要做一个天使来帮助他,还是做一个魔鬼来诅咒他?是祝福,还是诅咒?信念改变,行为自然就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