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社会心理 > 儿童心理 > 文章内容

父母的过分”关注”让孩子远离了快乐

http://www.psy8.cn2013-04-16 09:13未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文章打击了全职妈妈们自我成就的需要,以及归宿感,以及献爱心的需要,至此很可能遭遇全职妈妈们的反感,这让她们难以接受。不过这个目的并非我的初衷,这些问题也不是只出现在全职妈妈的身上,而是全社会的通病。只不过全职妈妈们身上表现得更突出,更典型一些而已。如何反思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对号入座地去“扮演角色”,进行“角色维护”“自我辩解”“情感保护”等心理反映,正好考验妈妈们的智慧和教育的理智!

思维导图:

一、全心全意的投入却换来失败的结果,“漠不关心”的父母却收获成功的果实,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吗?

二、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1、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

2、全职妈妈的哪些想法、话语、行为违背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最终容易造成不快乐的孩子及孩子教育的失败?

三、为什么全职妈妈会有如此表现?

四、怎么吸取别人的教训,避免自己孩子教育的失败?

一、全心全意的投入却换来失败的结果,“漠不关心”的父母却收获成功的果实,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吗?

先看下面两个例子:

一个状元爸爸下岗在家全职负责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最终孩子考上大学。在大学里因为整天混日子,最终没能拿到毕业证,无法找到工作。父母很伤心,后果却不严重,因为关心孩子的生活,毕业后父母利用关系找到一份高薪、体面、轻松的工作,然而他却没有好好干,利用工作之便,挪用公款买手机,最终被开除。这是爸爸又拿出自己的养老金来帮儿子收场,以免牢狱之灾。现在这位儿子是个自由职业者。父母已无力管教,只能品尝自己失败的果实。

另外一对是没读过书的无业父母,也没有正式工作,靠进城给人家当保姆挣点生活费,没有学教育学理论,没有多少时间管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父母只教一招:我们没有读过书,没有什么用,你什么事情都得自己做,想要什么自己争取,得自己为自己负责,大学的学费都别指望我们,自己想办法。最终孩子成为当地的高考状元。

一个状元爸爸花了三十年证明孩子教育的失败,一对无业父母却培养出高考状元。为何专门安排一个人来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让孩子专心学习,这种慷慨的投资没有丰厚的回报?为何无业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基本没有投入多少心思反而收获成功的果实?这种反常的现象怎么理解?如何运用心理学及教育学的原理解释这种现象?

二、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1、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

为了理解以上的反常现象,需补充一点基本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原理。(这些原理就像几何学上的“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一样不证自明)

第一个就是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五个层次:第一就是基本的生理需要,第二是安全感的需要,第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是尊重的需要,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个理论的重要启示是人的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不会停留在这个需要上,而是渴望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如果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心理就会感到压抑和不快乐。更严重的是高层次的需要不能满足反而走向更低层次的需要,此时心理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可能会自杀。

第二个就是教育学理论:孩子天生都是热爱学习的,渴望成长的。对每个孩子来说,学习和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都喜欢在一个个挑战中逐渐成长,这也与前面的心理学需要理论相一致,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总对孩子说“不”,压制创造力
总对孩子说“不”
为什么许多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和自主意识,不能快乐、乐观地生活?其实,许多答案…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