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主页 > 心理动态 > 心理新闻 > 文章内容

马尼拉劫持香港人质事件心理分析

http://www.psy8.cn2012-02-03 15:32中国心理培训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中国心理培训导读:每个硬币都是两面的,执着追求“善”的另一面是极端排斥“恶”。

马尼拉劫持香港人质事件轰动国内外,香港的新闻节目连续几个晚上都用了大量的篇幅报道有关劫持人质事件的新闻,与香港唇齿相依的珠三角也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人们纷纷谴责菲律宾警方的无能,但是对枪手门多萨的报道与分析却极少,绑架人质,杀害人质的全过程我们都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

剑走偏锋,只为转嫁内心的无力感

门多萨是一个对“善”有着执着追求的人,据媒体报道,在一次事件中,他在轻而易举就能够得到的970万元赃款与“善”之间的权衡中,选择了后者,为此他得到了菲律宾“十佳警察”的称号,在这样一种对“善”的执着的动力之下,他一步一步地走到了高级督察的位置,而他身边很多的人也反映,门多萨是个好人。

每个硬币都是两面的,执着追求“善”的另一面是极端排斥“恶”,在这里面有两种人,有的人是真正执着地追求“善”,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是一个屠夫,他容不得身边恶的出现,而有的人则是追求“善”的名声,门多萨显然属于后者,菲律宾的贪污腐败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他在警察的队伍里和贪污腐化的警察划清界限,不和他们同流合污,但是却对与他共事的所谓贪污腐化的警察,整套官僚系统没有什么攻击的行为,或者以他高级督察的位置去改变一些的现状,这对于已经是高级警官的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没有,乃至,在最后的时刻,他对特种部队的攻击也是微乎其微,本来他有这个机会的,但是他也没有,为什么?因为他需要那些贪污腐化的警察,用他们的“恶”来彰显自己的“善”,由此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善”的名声。

极端追求“善”的名声的人,会极端地排斥“恶”的名声,当门多萨被以“受贿罪”停职的时候,他一直以来生存的逻辑彻底崩溃了,本来追求“善”是他生存的逻辑,这个逻辑也为他带来了生计,荣誉与地位,但是因为被控“受贿罪”,他的薪水没有了,他“好警察”的荣誉没有了,他也被停职了,不再是高级督察了,他想摆脱这个污点,但是无论他怎么摆脱,现实情况是“恶”的名声追随着他,无法摆脱,但这个挥之不去的“恶”的名声颠覆了他的生存逻辑,他生活所依赖的唯一根草没有了,这让他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太重了,他不能承受,他要把这种无力感转嫁出去,承受者是谁呢?菲律宾警方,或者更进一步说是整个菲律宾社会。

门多萨在警察系统里面工作了几十年,位至高级督察,他是知道菲律宾警方的无能的,他要做的就是设一个局,让菲律宾警方陷进去,让菲律宾警方,乃至整个菲律宾社会都感到一种无能感。有了这个对门多萨的心理解释,门多萨的行为我们就不难理解了,里面的疑点也不再是疑点了。

简单要求,暴露内心秘密

门多萨劫持旅游巴,提的却是一个“简单”要求——复职,很多人觉得他要求复职,那太简单了,这个要求比起那些要上千万上亿赎金,比起那些提政治要求的绑架者来说,他的要求简单得过分了,警方先答应他,问题就解决了。其实,这真的是一个“简单”的要求吗?要赎金,无论多大,尚可筹集;提政治要求,无论多难,尚可实现,但是他要复职,这可能吗?菲律宾警方不答应他,那是跟他讲真话,倘若答应他,对于一个三岁的小孩来说,他也知道只是骗他,一时的缓兵之计,当他开始绑架人质时,复职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不可能实现的了,更何况是门多萨。据被释放的人质说,门多萨早上非常冷静,这样一种冷静的状态,难道他想不到他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吗?一个简单却不可能实现的要求暴露了他内心的秘密,他的目的不是通过绑架去得到什么,他另有企图,可惜菲律宾警方没有想到这点,他们居然很认真地跟他谈,另外有人提到,他的要求还有钱,警方给了他钱,也只不过是一时的缓兵之计,其实这也和复职一样,不可能实现的简单要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栏目推荐
更多...热门文章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