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孩子难,养孩子也难。中国父母几乎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只要是花在孩子身上,再多的付出都觉得值得。然而,生儿育女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命时报》联合搜狐健康、新浪健康、39健康网进行的一项超过1.8万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国父母育儿信心不足,一些调查结果令人深思。
91.7%的家长育儿有困惑
调查发现,49.0%的人在育儿中偶尔感到困惑;42.7%的人经常感到困惑,仅8.3%的人不曾困惑。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何会有这么多的父母被育儿问题困扰?
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认为,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虽然现在获取育儿知识的途径多了,但真正“学以致用”时,却不得不面临“不对症”的难题。二是即使家长掌握了正确的育儿方法,也往往会因各种原因大打折扣。就拿简单的孩子厌食问题来说,杨健认为,科学的应对方法是“硬心肠”:等孩子玩累了再想吃时,家长可以板起面孔说:“对不起,现在没有了,等下顿饭吧!”但多数中国家长做不到这一点。
此次调查还发现,孩子在性格方面出现的问题是最令家长发愁的,占27.4%,其他依次为“安全”(21.7%)、“健康”(20.7%)、“教育”(18.6%)、“生活”(9.4%)等。在杨健看来,这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目前的育儿现状。有句话说,性格决定人的命运,而这些都是在人生的早期决定的。在早期教育中,性格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属重中之重。
抚养孩子,家长最操心啥
父母的育儿烦恼,几乎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最令家长操心的又是哪些问题?本报详细调查发现,人身安全、不好好吃饭、生长发育不正常、不清楚如何开发早期智力、内向等问题,在安全、生活、健康、教育、性格这5大方面中各居首位,让父母最操心。
拿安全来说,家长们最为关心的是人身安全,占65.0%;紧随其后的是“食品安全,尤其是奶粉安全”,占27.9%;其他如装修、奶瓶及玩具等用品安全问题,加起来不足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近年来,幼儿伤害事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危害人身安全的事件屡有发生。作为家长,一定要尽早给孩子“树规矩”,利用讲故事等方法,反复强调攀高、玩儿火等行为的危险性。此外,频频曝出的奶粉及婴幼儿用品质量问题,确实令家长们对食品及用品安全信心下降。
在生活方面,吃饭这件简单的事,竟令36.1%的家长头疼,位居首位;其次分别为老爱哭闹(17.3%)、玩得不开心(17.1%)、睡不好觉(10.5%)等。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儿科主任姜之炎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胖墩、性早熟等诸多健康问题,偏食、爱吃快餐、喝可乐、不吃蔬菜等坏习惯比比皆是。除脾胃不好等可能与疾病相关需及时治疗外,关键在于要纠正孩子错误的饮食习惯,这需要父母做好榜样,以及花心思引导。
在健康方面,40.0%的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生长发育不正常,如个子不高、太瘦或太胖等”。其次分别为:“常见病如发烧、感冒、腹泻、过敏等”(30.3%);“健康知识不足,怕带不好孩子”(13.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主任罗小平认为,虽然孩子发育有个大概的时间表,但也因人、因抚养方式而有所不同,父母对此不必过于恐慌,但需要掌握一些大原则。健康和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要想孩子长得好,控制饮食是第一步,要少吃高油、高脂肪食品及少喝碳酸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