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主页 > 心理动态 > 心理新闻 > 文章内容

习惯性质疑症:什么让人习惯性地选择不相信

http://www.psy8.cn2012-07-10 15:21心灵咖啡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网,对10709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习惯性质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习惯性质疑症”。
 
“质疑”成为习惯性思维
 
    不久前,一名来自江西德安县的网友发帖称,经常看到县城管执法局局长在街上捡垃圾。帖子发出后,有网友力挺,称局长带头做环卫工作值得肯定;也有网友直接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就是在作秀,并非当事人心甘情愿。
 
    不久前,鲁若晴这个名字在媒体报道中频繁出现。这个23岁的青岛女孩年初被确诊患有白血病后,在微博中记录抗癌故事。然而,一些网友怀疑她是网络炒作者虚构的人物。一些媒体和网友甚至宣称,最初向大家介绍鲁若晴抗癌故事的人在炒作中获利。最后经媒体实地探访证实,鲁若晴确有其人,相关质疑完全无中生有。
 
    前段时间,在甘肃省武威市面向全国的公开选拔中,1989年出生、工作刚刚半年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拟被破格选拔为副县级的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消息一出,类似“火箭干部”、“萝卜招聘”、“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的质疑声便频繁出现在网上。最后,相关部门公布了严格而透明的选任程序,人们心中的“黑幕”疑虑才逐渐消除。
 
    公众首次接触鲁若晴事件的相关新闻时是什么反应?调查显示,39.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怀疑过其真实性,28.0%的人没有怀疑过;32.3%的人表示不知道这个新闻。
 
    “习惯性质疑症”是指一种利用证据,提出疑问,请人解答的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思维和行为。
 
    近年来,“质疑”似乎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习惯。一听说有年轻干部被提拔,立刻就怀疑是“官二代”;一看到有人不计回报地做好事,就质疑是在作秀……网络上类似的炒作太多了,所以习惯性地选择不相信。许多人感叹,当大家都习惯性质疑时,我们社会原本就不多的信任,也被蚕食得所剩无几。周围很多人都有“习惯性质疑症”,特别是在微博上,人们似乎时刻保持警惕,不敢轻易被感动,生怕被欺骗。“狼来了的故事发生太多次了,傻子才敢轻易相信。”
 
   “质疑的确在我们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气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表示,有些质疑并不是坏事,哲学家也常常质疑,但问题是,这一种“习惯性质疑”是不假思索、本能反应的、且不管后来披露的证据如何,都坚持不变的质疑。这类质疑总是从负面去猜测别人的动机,比如,一看到某人做好事,就认定别人在“炒作”,这种无端却坚定的习惯性质疑,可能阻碍人们的行善之路。
 
   为什么人们会习惯性质疑?
 
   调查结果,人们会习惯性质疑的原因有:
 
   1. 社会上炒作太多,不敢轻易相信(65.6%);
 
   2. 社会出现信任危机,不再相信高尚和纯真(63.8%);
 
   3. 许多质疑最终被证实是真的(36.3%);
 
   4. 人们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凡事想最坏(32.2%);
 
   5. 一部分人误导公众的结果(30.2%)。
 
   专家分析:
 
   “习惯性质疑反映出当前人们对真实信息的一种焦虑,不知如何辨别真假。”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杨波表示,习惯性质疑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与事实相关的信息不透明。当前社会部分公权力机构或社会名人在表述真相时缺乏公信力,因此人们觉得几乎没有什么可信的东西。人们选择质疑,是害怕被欺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栏目推荐
更多...热门文章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