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主页 > 心理动态 > 心理新闻 > 文章内容

习惯性质疑症:什么让人习惯性地选择不相信

http://www.psy8.cn2012-07-10 15:21心灵咖啡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何怀宏指出,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不那么相信权威、比较崇尚怀疑的社会。如今作为我们社会宝贵资产的信任,常被任意破坏——包括滥用人们信任的那种破坏。当一个人受过骗后,自然就不那么轻信其他的人和事了。
 
    社会学者艾君认为,习惯性质疑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一个社会越来越开放、民主,其质疑声就会越来越多,这是公民素质提高的体现,也是民主化进程中公民言论自由越来越受到保障的客观表现。
 
   “但是,习惯性质疑现象的出现,也折射出我们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信任危机。”艾君指出,当前整个社会管理透明度不够,尤其在一些公共事件上。一方面,相关组织表现得不够透明或根本就不想透明;另一方面,民众参与管理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日益高涨。在这两者的多次激烈碰撞中,习惯性质疑也就有了生存空间。
 
    习惯性质疑:可能消减生活中的温暖和善意
 
    调查显示,32.5%的受访者认为习惯性质疑弊大于利,22.6%的人认为利大于弊,21.8%的人认为利弊相当。62.6%的人担心,习惯性质疑容易使人不经思考就对事物形成“偏见”,破坏社会信任氛围,消减生活中的温暖和善意。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吴睿说,在学习上,经常质疑有助于获得真知。但对待一些人或事,习惯性质疑容易让我们失去理智,变得冷漠。“有时打招呼想问路,有些人会用戒备的目光看着我,或者还没开口人就走开了。如果每个人都习惯性质疑,将来谁还会去选择相信?”
 
    “理性质疑并非谣言的制造者,而习惯性质疑也未必就是真实民意。”艾君表示,在社会转型期中,破坏公信力容易,建立公信力难。所以政府等相关机构在面对公众习惯性质疑时,不能只抱有将事草草摆平的心态,而要以人为本,以负责的态度探究真实民意,相信公众的理性,处理好、回答好民众质疑,消解无端的、不理性的质疑,打造自己的公信力。
 
    “社会需要理性民意,而理性民意是以道德、法律为基础的。如果民意失去理性,失去道德和法律基础,只剩下习惯性质疑,其带给社会的伤害将难以估量。”艾君说。
 
    何怀宏指出,对公权力多质疑有一定道理,但在质疑不掌握权力的普通人时,就应当谨慎,以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无论何种质疑,最后都还是要服从事实和证据,而非固执己见。
 
   “公众应学会区分公私领域,分清必要的监督、合理的质疑与非必要的、随意猜测别人动机的质疑之间的区别。”何怀宏说,质疑是为了求真、求信,但如果在面对事实证据时还顽固地不相信,继续无端质疑,这样的质疑只会离“真”和“信”越来越远,最终社会上的普通人也将慢慢丧失信任的能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栏目推荐
更多...热门文章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