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回顾这几年的国产电影市场,很多人惊奇地发现在商业大片集体赔本赚吆喝时,一批中小成本电影却几度掀起市场狂欢,从《疯狂的石头》到《失恋33天》,再到眼下引爆全民观影热潮的《泰囧》,它们以小搏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票房,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近10年来中国影坛“大片热”的冷思考。
一个追求利益的所谓城市精英,一个乐天派的平民,前者为了获得利益使出种种手段,却让自己的生活走上囧途,失去了后者所拥有的快乐和坦然……在今年这样一个“沉重”的贺岁档,一个简单的故事、几位亲民的明星,让一个古老的“倒霉蛋加一根筋”的喜剧模式重现生机。
“《泰囧》貌似意外的成功,更加反衬出绝大多数中大型投资的商业电影并不够尊重观众,态度问题导致很多电影成为编导的试验品,往往借着艺术的名义而四不像。”影评人云飞扬认为,很多观众愿意去看第二遍,大都源于《泰囧》简单的快乐。
尽管在中国电影连年刷新产量和票房纪录的同时,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缺失已经成为硬伤,但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提供营养的心灵鸡汤、像《一九四二》那样引发深刻的社会思考,对于一部公路喜剧片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电影创作同样需要一个宽容和宽松的环境。2012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发展的第十个年头,而产业化的一个关键部分就是类型化和分众化。尽管“泰囧现象”引发的种种话题已经开始带有浓重的火药味儿,但令业内人士感到欣慰的是,《泰囧》的横空出世,在某种程度上会加速中国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各就各位——在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上,不同风格和实力的电影人应该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同年龄、性别和欣赏口味的观众也应该可以各取所需,而不是被舆论裹挟着没头没脑地冲进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