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经由单一(或数次)的观察,即推断长久的法则
[例4]「每次他都不回我简讯,我想他应该是对我没有兴趣吧…或是,其实他根本是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上述的这个例子,可能比较常出现在单恋者身上。卓纹君、林芸欣(2003)的调查发现,单恋者主要的认知特征是「个人的揣度」,可能只是几次对方没有接电话,就觉得自己失去希望了;或许只是因为一起出去的时候,对方没有响应自己的某句话,就觉得自己被拒绝了;可能因为一次的邀约失败,就觉得他不喜欢自己了等等。
(5) 经由存在而推论应该
[例5]「你不觉得,这是一个男朋友应该做的事情吗?」
事实上,不存在任何一件特定的事情,是男/女朋友「应该」做的。这个社会虽然给予不同的角色很多的期待与负担,包括男生应该要温柔体贴、女生应该要温顺婉约、男朋友应该要……,可是,恋爱是两个人在谈的,彼此才是这段关系的主人,并不因为「角色」本身,而规范哪那些是他应该做。遗憾的是,讲是这样讲,过去研究却发现我们的恋爱关系非常容易受到身边的朋友、家人甚至亲戚影响(Toro-Morn & Sprecher, 2003; 孙玮成, 2006; 谢文宜, 2006)。
(6)经由量而推断质、经由价格或外在而推断其质量
[例6]「他送这么多花过来、一定花了很多心思。」、「他穿着如此体面,讲话谈吐也是文质彬彬,真想不到他是这样的人!」
我们都知道眼睛会骗人,却不知道连感觉也会。有时候,大脑不会进行太多的思考(Mindless),只用非常简便的方式,针对新事物的价值、甚至是刚认识的人做快速的判断(Todd & Gigerenzer, 2000),这时我们只依赖一些比较鲜明凸显,或可以量化的东西,例如外表、标价、身上穿着衣物的价值等等。可是,这样的推断是有风险的。比方说,Moser (2005)在书里面谈到了一个非常恶心的例子:「这坨粪便周围聚集了这么多苍蝇,想必味道一定不错!」。
(7) 经由一个人的话来推断其守信能力
[例7]「说好要一直爱我到世界尽头…」、「不是说要带我去日本看樱花与庆生得吗?」、「每次,他总是变卦。到最后,我已经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喜欢我了。」
当我们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会想要拥有他的全部,甚至给他全世界––即使知道自己其实办不到。只是有些人会选择说出来,有些人会选择把它放在心里面而已。
你可能会认为,当一个人一再食言的时候,就表示他不再爱我了。
不过,这个想法可能是错的。Peetz & Kammrath (2011)总共进行了四个研究指出,越爱你的人,越愿意为你做出承诺,吊诡的是,他们也越容易食言。因为这些人完成承诺的速度,远远比不上他们开支票的速度。可是,这只是表示他无法达成承诺,是因为他想要满足你许多需求,却力不从心;并不代表一个总是让你期待落空的人,一定很爱你。
(8)经由语言文字的威力,来推断自己该做什么事情
[例8]「如果你真的爱我,为什么不陪我去?」、「如果你的心还在,你就不会对我这么的冷淡…」、「没关系,你走阿,你走我就死给你看!」、「我就知道你不在乎我,我也不奢望你能帮上什么忙了…」、「你爱怎样就怎样吧,随便你。反正你总是这样…」
这些话听起来很熟悉吗?当时你听到对方这样说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你会发现,自己可能根本没有办法好好「坚持当初的坚持」了,包括作你原先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维持原先的决定、保有原本的拒绝等等。如果你的情人对你说这些话,那么他们很可能是在有意无意间对你进行情绪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Forward & Frazier, 2004)。人类是很可怜又很可恶的一种动物,有时候会被语言给操弄,有些时候又会用语言去操弄别人--不论我们本身是否有「意图」(Intention)去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