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蒂芬·李,与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的保罗·韦布利曾提出另一个对金钱持不健康和强迫态度的原因。他们认为,金钱在我们心理上的作用,很像一个成瘾性药物,这使得它具有驱使我们中的某些人发生强迫性赌博、过度工作和强迫性花钱的威力。李说:“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广泛的对金钱成瘾的表现。”心理学家正越来越多地鉴定出一些与金钱相关的心理障碍,强迫似乎是这些患者的一个病症。
李与韦布利提出,金钱就像尼古丁或可卡因一样,能激活大脑的愉悦中心。当然,金钱并不能直接进入我们的大脑,但是,它可能会以与色情文字同样的方式发生作用,即不是通过任何生物化学或生理刺激,而是通过思想或情感就可以引起兴奋。
金钱“成瘾”概念的某些证据来自大脑成像的研究。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塞缪尔·麦克卢尔领导的研究小组曾经让志愿者在即刻接受亚马逊网站的优惠购物券,或等上几周后获得高额优惠券之间做出选择。那些选择即时奖励的人显现出与情感有关的脑区,特别是业已了解的与更多冲动行为和吸毒有关的边缘系统的活动;而那些选择延迟奖赏的人则显现出诸如前额叶这类与理性计划有关的脑区的活动。
另外,为了试图对今日社会我们为金钱奔波的动机给出一个进化上的解释,巴黎高等商学院的芭芭拉·布赖尔斯和同事决定测试我们对现金的胃口是不是直接与我们对食物的胃口有关。
他们得出了三项新发现:志愿者处于饥饿状态下时不太可能捐钱给那些慈善机构;那些最初对金钱有高度欲望的人,在品尝测试中吃的糖果最多;胃口已经被激起的人,坐在一个有可口味道的房间,比在一般味道房间里的人捐献出的钱少。
布赖尔斯认为这表明,我们的大脑在加工有关金钱的思想时所用的是与思考食物一样的回路,这是进化使然。所以,在我们脑海里,这两件事是同义的。
我们还一直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对金钱很狂热,而另一些似乎很少在意钱财。那些追逐金钱的人并不一定是“成瘾”。一些人可能是贪婪,另外一些人只是需要——就像口渴要喝水一样,有些人使用金钱来弥补社会性缺点。那么,很清楚的一点就是,金钱——大概是一种不带感情的交换工具——可以激起很强烈的情感和心理冲突。现在到了经济学家的模式应该考虑这一点的时候了
中国心理培训寄语:志愿者处于饥饿状态下时不太可能捐钱给那些慈善机构;那些最初对金钱有高度欲望的人,在品尝测试中吃的糖果最多;胃口已经被激起的人,坐在一个有可口味道的房间,比在一般味道房间里的人捐献出的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