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心理咨询师三级 > 复习资料 > 文章内容

心理咨询师三级认知行为疗法知识复习(二)

http://www.psy8.cn2012-04-01 10:22中国心理培训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从这一过程开始,就接触到了求助者的认知过程及认知观念。为了能尽快发现求助者行为问题背后的不正确的认知观念,咨询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求助者引导到某个特定的问题范围内,要求求助者集中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和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而且这些问题和事实通常是求助者所忽略的。因此,咨询师应引导求助者对它们进行体验和反省。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提问、自我审查,以及这两种技术的结合来实现。

所谓提问,就是由咨询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这些问题指导着谈话方向,并引发出许多为求助者以前经验过但却忽略了的问题。对于某些较为重要的问题,咨询师可多变换几种方式提问,这样可以使问题突出,从而使求助者能够把他意识到和未意识到的经验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主动加以改变。

所谓自我审查,就是鼓励求助者说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这些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咨询师通过特定的问题,使求助者注意到被他忽略了的经验。由于这些经验就是求助者当前不适应情绪和行为的认知基础。因此,对这些经验重新加以体验和评价就能使求助者很快发现自己的认知过程是不合逻辑的。而一旦他能认识到这-点,他也就有可能从这种不合理的认知框架中摆脱出来。

咨询师在提问及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审查时,应特别注意使谈话的内容基于具体的、可见的事实,避免陷入空洞的理论探讨。因为有些求助者,特别是那些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似乎很愿意和咨询师讨论一些理论上的问题。他们可能对某些心理学理论有所了解,便常喜欢用这些理论来解释分析自己的问题。如果咨询师对此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谈话显得抽象和空洞,阻碍咨询的正常进行。

如果咨询师能熟练地应用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对一些问题不太严重的求助者可能会很快起到效果。但实际咨询中,也可能会有更多的困难。有些求助者总是找出某些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作辩解,坚持自己对事物的某种解释,并坚信这种解释的正确性。这样,仅凭这两种技术就难以解决他的问题了。尽管如此,提问和自我审查仍是认知治疗中比较基本的技术,它至少能提供有关求助者行为和情绪问题多方面的信息,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的治疗。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所谓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就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例如,一个有强迫洗手行为的求助者可能把自己的行为解释成对细菌或其他脏东西的恐惧,认为自己是怕这些东西伤害其健康而不断洗手。而一个抑郁症求助者则可能把自己的退缩行为解释为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总之,求助者很容易用具体事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这种解释所包含的就是表层错误观念。

对于这些错误观念,可使用以下几种有关技术:

⑴建议:

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项活动,这一活动与他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通过这个活动,求助者可以检验自己原来的解释是否正确。例如,对于前面提到的那个强迫洗手的求助者,咨询师可以建议他去有意减少洗手的次数,并让他自己去检验这样做是否真的会给他的健康造成危害。

⑵演示:

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像的情境,使他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这种情境也应根据求助者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解释来设定。例如可以心理剧的方式出现,由咨询师设定某种剧情,并且和求助者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随着剧情的发展,求助者的行为及其背后的认知过程就会通过他所扮演的特定角色表现出来,从而使他能够对之加以直接观察和体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求助者把“我”的行为和观念投射到所扮演的“角色”身上,通过观察体验“角色”,使他能够更为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问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