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他们担心财产被剥夺。胡先生说,如果他的事业想再上一层楼,他就必须寻找一个靠山,但这相当于把自己的命运和自由交给对方,所以,他绝对不会这么干。然而,就他知道的一些亿万富翁,他们的“第一桶金”不清白,这样的富翁是不敢见阳光的。他们非常担心靠山万一倒塌,自己的非法财产也会被剥夺。
再次,中国目前也存在着一些无序竞争,其中发挥作用的不全是市场规律,潜规则发挥着重大作用,他们很担心自己被潜规则玩垮。胡先生说,某市一个房地产商,赚了数亿。该市政府想开发一个比较荒僻的区,指令他去投资,他不乐意但又不敢抗命,只好贷了几十亿去投资。贷款的利息不低,压力极大,虽然市政府保证说,这个区一定会繁荣起来,他的房产一定会卖得很火,但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非常担忧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
⑤内疚:“我是不是罪人”
舒俊琳说,内疚也是中国富人的一种常见心理。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他们的钱如果来得不清白,他们尽管不公开说,心中也会深知这一点,知道自己是“掠夺者”、“小偷”,所以会有内疚,“这是部分富人的原罪。”
有了恐惧和内疚怎么办?舒俊琳说,精神境界高一些的转向了宗教信仰,低一些的就变成了迷信。促成他们这样做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觉得不是自己靠自己发展起来的,“有那么多机遇,有那么多运气,是不是有冥冥之中的力量?”
譬如,在福建的一个佛学会上,舒俊琳看到,两个非常有名的男性富豪在那个会上做清洁工,扫地洗碗刷盘子。他们以为,这样做是一种赎罪。
解决之道:走向自我实现之路
生命中的三个命题需要不同的规则:与社会的关系,发挥作用的是权力规则;与亲人的关系,发挥作用的是珍惜规则;与自我的关系,发挥作用的是自我实现的规则。
舒俊琳说,成功人士只是有效地解决了生命中的一个命题,要想解决生命的另两个命题,达成一个和谐、平衡而充盈的人生,他们必须去学习,而不要认为,自己是成功人士,自己在各方面都是对的。
一、亲密关系,学习珍惜
亲密关系的混乱是富豪们的一大难题,胡先生说,亲子关系和两性关系是让富翁们最头疼的问题。
14岁的罗甫用癔病暂时保住了罗氏夫妇的婚姻。但他和舒俊琳都表示,40多岁的成功男人“换夫人”几乎成了一个定律,他们认识的这个年龄段的多半成功男人离了婚。
如果僵持着不离婚,很多富翁会“包二奶”,作为报复,他们的太太会去养“小白脸”,而丈夫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似乎成了一种默契。
“金钱挑战了亲密关系,”舒俊琳说,“令他们根本不懂得珍惜。”
一个上海的富翁,他在广州某贵族学校读高中的儿子因为和女朋友分手威胁要自杀。他和太太专程从上海飞过来,希望舒俊琳给他们的儿子做一次个人心理咨询。
但是,刚一开口,他们就说“我们很忙”,希望舒俊琳能快点解决儿子的问题,“钱不是问题”。他们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工作上,他们觉得这是事业中的一个小插曲。他多花点钱,心理医生多用点心,就可以把问题解决。
舒俊琳说,他对这种态度很不满,故意晾了他们一小时,再去理他们。
他说,成功人士的这种态度,他见得太多了。他们总觉得,这种事件是一个偶然,从来没有想过,这里面有必然性。他们以为,有了钱就可以赢取一切,他们给孩子提供了好学校、好条件,现在还花一个小时1600元的费用为儿子请了好的心理医生,他还有什么好挑剔的。